劳务派遣,到底是不是医疗圈的「最强牛马」?
劳务派遣,到底是不是医疗圈的「最强牛马」?日期:2024-12-02 来源:丁香人才公众号前段时间,一家三甲医院的招聘启示要求应聘者:至少为硕士学历+执医证书+规培。特别是重症医学科,仅招已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硕!一看聘用方式: 好一个劳务派遣!学医八载,归来仍是临时工? 劳务派遣,其实也五花八门 点击查看 2024 各科室薪酬 劳务派遣因干一样的的活、拿最低的工资、晋升困难、待遇差、不稳定等问题广受诟病,有着医疗界「最强牛马」之称。对标《年会不能停》中女主自嘲:我就一「外包的」。由于劳务派遣员工并非医院的正式员工,是通过第三方安排到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,这导致他们在 福利待遇和薪资报酬方面,与医院的正式职工存在明显差异,通常低于后者。这也是很多人嫌弃劳务派遣的主要的原因。那劳务派遣是不是真如传言中这么不堪呢?以我周围的医疗环境来说, 不同的医院的劳务派遣的情况,还真是不太一样。 首先,谈谈钱 点击查看 2024 各科室薪酬 首先讲讲最重要的工资待遇,我所在的单位有三种人事关系:有编制的(包括备案制),非编的(就是直接和医院签订合同的),劳务派遣的。我院作为一家三甲综合医院,基本可以实现同工同酬。除了在编的员工的五险一金要高一些,非编和劳务派遣的五险一金是一样的,工资待遇、劳动保护、社会保险等方面也是基本是一致的。科室虽然会进行二次分配绩效,但也基本遵循着同工同酬,多劳多得的原则。不同的是薪酬发放的时间: 劳务派遣的医护人员的工资是由第三方领取,所以发放的时间要比非编和在编的人员要晚一些。但是, 也有很多医院是难以做到同工同酬的。虽然 2018 年,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通知》中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」有提到要「同工同酬」。但我们都知道,对很多医院而言,想做到同工同酬,属实不是易事。前段时间,河南某地医院新入职劳务派遣医务人员,因每月工资只有 1700 元,怒写市长留言板,引发业界的广泛讨论。无独有偶,我有一位劳务派遣的同行在另一家三甲医院工作,也是无法做到同工同酬,他们单位的劳务派遣的员工的五险一金就是当下市面上最低一档的。有的医院 劳务派遣员工的五险一金,是进院一年后才发,而在编或者非编的五险一金,是过了 3 个月试用期后便开始发放。另外,同样的工作量的情况下,劳务派遣的工资就是比其他的人低一些。主要原因是医院给劳务派遣的工资本身就不高,且第三方公司存在截留和提成等风险。 再谈「前途」 点击查看公立医院招聘信息 另外,就是劳务派遣员工的 晋升及 职业发展问题。我们单位在职称的晋升方面倒是没有太大的区别。不管你是在编,非编还是劳务派遣医护人员,都适用相同的职称晋升标准。 当你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并且符合医院的聘任要求,就可以提交聘任材料,走流程了。但我院劳务派遣员工关于职称考试的报名的相关事宜的通知,以及职称证书、医师资格证书等内容,都是由第三方的公司进行处理。但我们周围有些单位, 劳务派遣的的职称是不聘任的,由于人事关系不在医院,许多派遣员工甚至没有职称考试的资格,使得他们很难职业上有所突破。正式员工有完整的晋升渠道,而派遣员工就面临 职业天花板低、晋升机会少的问题。晋升困难也是劳务派遣被广为诟病的一个主要原因。 福利保障,有没有? 点击查看公立医院招聘信息 此外,还有劳务派遣工作稳定性和权益保障的问题:很多人觉得劳务派遣就像临时工一样,一旦医生的表现无法令医院满意,医院可以要求派遣机构更换人选。 作为劳务派遣,工作确实不如在编人员稳定。我们新进员工,第一次签合同通常是 1-3 年,科室一般会先签 1 年,1 年后科室主任可以选择续签合同,也可以选择不再续签。 自己的去留完全掌握在科室主任手里,让人时刻提心吊胆。工作变得毫无保障,随时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,和在编的相比,就会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。 而且,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保障,往往不如正式员工。 一旦出现劳动争议,由于复杂的劳动关系, 劳务派遣员工的维权之路也更加困难。劳务派遣员工权益常不及正式员工,遇劳动争议维权困难。医院不负责派遣医生权益,问题需通过派遣机构协调,医院推卸责任,作为劳务派遣的员工来说,维权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。 仅存优势 劳务派遣也不是全无优势,比如离职跳槽方面。我们单位的劳务派遣人员如果想离职,提前一个月跟科主任汇报,并经过科主任的同意,就可以走离职流程了。如果是一位在编人员,非常不喜欢目前的工作环境,想要离职的话,前后至少 2 个月的时间,甚至需要等待长达半年的时间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劳务派遣人员更加容易跳槽,学习新技术、新知识。而且,劳务派遣的学历门槛相对较低,可以通过劳务派遣以一个相对较低的学历,进入一个相对较好的医院,有工作经验后也可以转正为院内合同。 但不得不说,这种优势可能存在 「何不食肉糜」 的问题。劳务派遣人员比起学习新技术,也更想要稳定啊。更何况,有些医院的劳务派遣已经卷到硕博。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,劳务派遣在医疗行业中既有其灵活性和低门槛的优势,也存在稳定性差、权益保障不足等挑战。医护人员在选择劳务派遣工作时,需权衡利弊,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权益保障, 最重要的是 确定用人单位能不能做到同工同酬!因为一旦不能同工同酬,你都不敢想象收入的下限,究竟能被「灵活处理」到多低……作者:YL策划:烫晚霞 | 监制:Sherry题图来源:视觉中国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上一篇:直播预告 | 广州市卫生健康系统 2025 人才招聘等,多院现场答疑
下一篇:事业编制 医护技行政多岗招人 |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2024 年招聘公告